張翔教授, JP
張翔教授於2018年7月就任香港大學第十六任校長。
張教授在南京出生,其父母從小培養他的好奇心和多角度思維,為他的學習及科研之路奠下重要基礎。他於南京大學取得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後赴美國留學,先後獲明尼蘇達大學理學碩士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頒授哲學博士學位。此外,他曾在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並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先後擔任副教授及教授職位。
2004年,張教授回到柏克萊分校任教,擔任葛守仁基金講座教授,同時出任該校納米科學及工程中心主任及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材料科學部主任。其時,他把自己的實驗室命名為「XLab」,「X」代表探索(Explore)、實驗(Experiment)和卓越(Excellence)、XLab是他與學生 、研究員及訪問科學家探討有別於傳統研究課題的基地。
張教授是專門研究納米光子學和材料物理學的世界級科學家,他研製出世界首面超越繞射極限的光學超透鏡,把對影像技術的了解提升至更高層次。他在等離激元光刻技術方面的研究也是站在世界前沿,對微電子和數據存儲的發展極具貢獻。
以研究隱形物料聞名於世的張教授把天馬行空的想像實踐,研發了世界第一件光學「隱形斗篷」,此發明更於2008年被美國《時代》雜誌選為「年度十大科學發現」,與美國航天局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及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漫步齊名。
張教授認為自己不僅是一位校長,更是「導師、同事和朋友」,他致力在港大構建一個富啟發性的環境,讓所有港大師生抱著好奇心、批判性思維和同理心,在新時代迎接挑戰,邁步向前。
歷年來張教授獲獎無數,當中包括菲茨羅伊獎章(Fitzroy Medal)、施普林格(Julius Springer)應用物理獎、美國光學會麥克斯・波恩獎(Max Born Award)以及曾授予五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美國工程科學學會艾林根(A C Eringen)獎章。他也獲頒授多個中外院士名銜,包括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及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等。